成都發布《202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健康事業發展狀況報告》
發布人:小博
發布日期:2021-08-30
閱讀量:502

2020年,成都市高度重視老齡健康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決策和全新要求,深入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加快發展老齡健康事業,全方位、全周期推進老齡健康服務,全力推進“健康成都·幸福蓉城”建設,努力把成都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老年人口總體情況。截至2020年底,成都市戶籍人口1519.70萬人(來源于公安部門),比2019年增加19.63萬人,增長1.31%。其中,老年人口(60歲及以上)315.27萬人,比2019年減少0.77萬人,減少0.24%,占戶籍人口20.75%;65歲及以上246.30萬人,占戶籍人口16.21%。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成都市常住人口2093.78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76.41萬人,占常住人口17.98%;65歲及以上285.12萬人,占常住人口13.62% 。 老年人口特點。2020年,我市的老年人口情況呈現如下特點:
一、人口老齡化水平穩中有降持續向好,2020年降至5年來最低。
近年來,成都市戶籍老年人口占戶籍總人口比重保持穩定穩中有降,2016年以來每年的老年人口占比分別為21.43%、21.18%、21.34%、21.07%和20.75%。自2014年該占比突破20%以后,去年的這一指標為5年來最低。

二、戶籍老年人口占比連續兩年下降且絕對數首次出現下降,但常住老年人口絕對數較高。 2019年、2020年,戶籍老年人口占比連續兩年下降、連續兩年增速低于戶籍人口增速。2020年,戶籍老年人口比2019年減少0.77萬人,首次出現數量下降。但常住老年人口達376.41萬人,對養老相關的各項公共服務提出了挑戰。
三、戶籍老年人口中的低齡老年人口(60至79歲)占比連續三年降低,而高齡老年人口(80歲及以上)占比連續三年升高。戶籍老年人口的平均年齡增高。


四、2020年全市戶籍老年人口占比為20.75%,低于上年度全市老齡化水平。 各區(市)縣老齡化程度差異較大,有18個區(市)縣戶籍老年人口占比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市23個區(市)縣中,有11個區(市)縣常住老年人口占比低于全市17.98%的平均水平。
2020年,全市有老年醫學??漆t院17家;有133家醫療機構開設老年醫學科;有老年病床位數近7000張,比2019年增加近1000張。全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醫療機構有73家,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的占比由46.88%提高到51.77%。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108家,其中90家已納入醫保定點。全市醫養結合機構中開展養老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有55家,設立醫療衛生機構的養老機構有53家。 全市醫養結合機構床位總數30332張,其中,有醫療床位13648張,養老床位16684張,醫養服務人員14615人。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關系404對,醫療衛生機構與日間照料中心建立合作關系為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1621對。
2020年,全市共有養老機構552家,比2019年增加6家,增長1.10%??偞参粩?2.70萬張(含籌建),比2019年增加0.20萬張,增長1.57%。 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壽命81.52歲,比2019年提高0.51歲。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我市未來一段時期的人均期望壽命將持續提升。
按照國家對公共衛生重點服務對象(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的統計相關標準,2020年,全市累計為182.72萬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為113.45萬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為49.44萬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導、健康咨詢、健康教育服務。 通過依托基層醫療機構的契約合作模式、醫養結合一體化運營模式、居家社區醫養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多機構區域合作模式4種模式開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2020年,全市確定了1個安寧療護示范中心和23個符合開展安寧療護試點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共設置安寧療護總床位數406張,對臨終老人開展安寧療護服務4500余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建立了聯防聯動疫情防控管理機制,多渠道、多形式加強老年人防控知識宣傳和防控技能指導,有效提高了老年群體的防護能力。 指導督促醫養結合機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開展常態化管理,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養結合機構應急處置預案,確保機構內全體人員防護到位。全市老齡健康工作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
2020年,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退休人員(含符合政策60歲以下退休人員)212.14萬人,比2019年增加8.08萬人,增長3.96%,發生醫療費用117.81億元,比2019年減少10.72億元。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人134.23萬人,比2019年增加1.67萬人,增加1.26%,發生醫療費用47.63億元,比2019年減少2.85億元。
2020年,全市累計救助低保老年人39.01萬人次,全年提供低保金1.97億元。 累計救助農村特困(五保)老年人32.57萬人次,比2019年增加0.86萬人次。 累計救助城鎮特困(三無)老年人2.47萬人次,比2019年增加0.01萬人次。 全年共為城鄉特困老年人提供生活補貼資金3.03億元,比2019年增加0.01億元。 特困老年人供養標準分別為中心城區不低于1105元/人/月,郊區不低于1040元/人/月。
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扶助標準逐年提高。2020年,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特別扶助標準由每人每月760元提高到860元,獨生子女傷殘家庭父母特別扶助標準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680元。 2020年,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與扶助“三項制度”,共計兌現9.66億元。
截至2020年底,全市長期照護保險累計受理失能評定4.32萬人,累計通過初審3.80萬人,累計通過評定并享受待遇3.19萬人,評定通過率86.89%。 其中,2020年新增受理失能評定8009人,通過初審6627人,通過評定并享受待遇5465人。2020年享受待遇總人數為2.20萬人,比2019年增加0.06萬人,增長2.8%,其中居家照護1.89萬人,機構照護和機構上門照護0.31萬人。 2020年,辦理《成都市老年人優待證》3.41萬本,辦理《四川省老年人優待證》2.88萬本。 為65.25萬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4.47億元。為7.73萬殘疾老年人免費提供康復輔具,比2019年增長21.73%。
2020年,我市依托老年大學市、縣(區、市)、鄉鎮(街道)三級網絡及電大分校、社區教育學院等,升級完善了“成都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為全市老年人提供各類音頻、視頻和電子書籍等網上學習資源,老年教育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全市共有3334個公共文化服務站點,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服務,其中,市級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區(市)縣級文化館21個、圖書館21個,鄉鎮(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61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3029個。 我市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覆蓋面達到100%,全年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務3.77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33.27%。 2020年,全市有各級老年協會組織2918個,會員154.63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9.05%(天府新區、東部新區未納入統計);有各級老年體育協會組織2705個,會員151.75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8.13%,老年群眾組織蓬勃發展,活動豐富多彩,積極發揮了黨和政府聯系老年人的橋梁紐帶作用。